新冠疫情加速了企業對員工健康管理的重視,傳統桶裝水因存在二次污染風險、運輸接觸隱患等問題,已無法滿足現代辦公場景的安全需求。根據鄒平市人民政府數據,2024 年二次供水污染投訴同比上升 20%,而桶裝水運輸環節每 1000 公里碳排放達 200 公斤,進一步凸顯了傳統飲水方式的局限性。
智能租賃直飲機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測水質(TDS
值)、濾芯壽命預警、遠程管理等功能,從源頭保障飲水安全。例如,霍尼韋爾智能直飲機內置 UV 殺菌模塊,出水細菌去除率達 99.99%,而九陽凈水器的 “天文眼” 水質監測器可實時顯示 TDS 值,用戶通過手機 APP 即可遠程查看水質數據。
-
物聯網技術驅動精準管理
設備搭載的物聯網模塊可實時上傳水質數據,當 TDS 值超過安全閾值時自動報警。企業管理員通過云端平臺可遠程監控多臺設備運行狀態,實現濾芯更換提醒、故障診斷等功能。例如,永宸租賃商務直飲機支持水質對比、開機定位等細分功能,運營商通過手機
APP 即可完成設備運維。
-
成本效益顯著優于傳統方案
以 100 人企業為例,使用桶裝水年費用約 3.75 萬元,而租賃智能直飲機僅需
8369 元,節省 78%。租賃模式還避免了設備折舊、維修等隱性成本,90% 的受訪企業認為租賃比自購更高效。
-
ESG 理念深度融入綠色辦公
每臺智能直飲機每年可減少約 2500 個塑料桶使用,相當于節約 2
噸石油資源。富士康等企業通過推廣租賃模式,2023 年實現碳減排 30.9 萬噸,而博格華納蘇州工廠通過綠色供應鏈管理,將可再生鋁使用比例提升至 30%,為企業 ESG 實踐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。
根據《2025-2031 年中國智能直飲機行業發展評估報告》,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將以 15% 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,租賃模式成為主流。上海農商銀行通過租賃美辰科技的智能直飲機,不僅實現了水質實時監控,還節省了 30% 的飲水成本。某科技公司引入租賃服務后,每年減少塑料桶使用 1.2 萬個,碳排放降低 3.6 噸,助力企業達成 ESG 目標。